11月9日,由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主办、深圳市同佳岸慈善基金会资助、哈尔滨市嘉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执行的哈尔滨青年公益学院二期,在冰城青益汇开班。
当日简单的开班式后,国内知名公益慈善领域专家徐本亮老师首讲《社会组织的使命与公信力》。
为什么哈尔滨青年公益学院一期和二期的第一课都要先讲“使命”呢?听完徐老师的课后,你就会知道,先行确立“使命”对于一个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是何等重要!
使命到底能干啥?
使命即宗旨,是回答一个社会组织为什么存在,最希望别人记住你什么。如果以人为喻的话,它不是指人的长相,更像是人的理想信念和事业初心。
没有“使命”的社会组织是可怕的,“使命”不清更可怕,它会让组织和组织里的人“活”得很迷茫,走着走着就容易失去方向和动机,不知道组织为什么存在;如果没有“使命”或不清,就很难制定战略,具体到工作上,很容易犯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的毛病,结果是,看似一天很忙碌,成就感却虚涨,资源分散空耗,管理难法乱章,更谈不上能精准地解决社会问题了。
“使命”清晰就不一样了,知道了为什么“活”,向何处去,人和组织会浑身上下通透流顺。制定好战略,再规范组织结构,行为的成果自然就易呈现了。简单一句话:社会组织是为使命存在的!
使命到底长啥样?
徐本亮老师说,有效的“使命”必须具备几个特点:能清晰表达出组织的服务对象和组织要的成果;整个组织都知晓并理解它;使命的有效性须定期检验;使命要能够简短到可以印在T恤衫上。总之,就是让它清晰、好记、客观、人人都能知道。
在制定时,徐老师告诉大家,文本表达要“服务对象”+“结果”最好,控制在15个字以内,这样出来的“使命”非常易于品牌打造和传播。
使命丢了什么样?
通过徐本亮老师的课,小嘉联想到公益实践中遇到的状况:一些组织成立时就没有使命,把机构当“私生子”“小情妇”来养,需要的时候才想起“亲近”,临时起事或“内部消化”外来资金;还有一些组织的“使命”就像短篇小说,少则几十字多则近百言,目的、意义、定语状语都融在一起,黏糊糊的;更有些机构把自己的“使命”当儿戏般,遇到什么项目,组织就是什么“使命”,让“使命”跟着项目跑……
这些都可算丢了“使命”的组织和创始人,要问“使命”丢了会怎样,答:小则伤、大则亡!
使命制定分几步?
对于一位领导人或创始人来说,他的首要任务不是先筹钱、先找人、先筹资源,最应明确的是先确立自己机构的使命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对于想注册社会组织或公益创业的人来说,在去民政局前就应该想好自己未来机构的“使命”或已很清晰,制定时要知道,每个社会组织的“使命”长得都不一样,如果要制定个有效“使命”,就必须知道它的“三要素“:机会需求、竞争力(核心能力)和奉献精神。
具体说,你想做什么,你有哪些核心能力可以让机构持久,你的未来理想明确几何。认真回答好这几个问题,才能制定机构的战略,只有有了战略,你才可以清楚治理结构如何搭建,然后搅动资源,精心做好项目和传播,有效解决社会组织,让服务对象看到正向的改变!
当然,一个社会组织的“使命”是可以定期优化或改变的,这取决于创始人、理事会和社会需求等因素。